Content Learning v.s. "English" Learning / 內容學習 v.s. "英文"學習
我幹麻特地把英文加了"引號”呢? 因為有時候, 我真的看到英文搶了教育本質的風采。
我這樣開頭問大家好了!
Frozen 冰雪奇緣, 大家都耳熟能詳吧, 至今大小孩子們都仍在 Let it go! Let it go! 地歌頌著。
試問, 以下你會怎麼選:
1. Let it go! 英文歌孩子大方開口,唱得字字準確, 句句悅耳, 好棒啊!
2. 孩子看了Frozen 了解家人的重要, 自我犠牲的情操!
我怎選? 當然二個都要啊, 哈!!
但是, 我會先選2 "內容學習", 然後再自己安插個 1.5 "語文學習" (總得先會用母語清楚表達吧), 再選1 "英文學習"。
因為英文再強, 它也只是個工具, 無法給你十足的競爭力。
在繪本教學時, 我也會遇到只知道”英文”, 卻不知書本要傳達的訊息為何的時刻。
或是看到有的孩子英文好,發音棒,文法懂。
卻不理解故事的內容、因果關係、或是傳達的道理。
有家長會問,
我唸了好多英文故事書, 可是孩子都不開口說英文, 怎麼辦?
或是問,
英文學了好幾年了, 我的孩子發音還是好台哦, 怎麼辦?
首先,我都會問她們, 為什麼要孩子開口說英文? 什麼情況下要孩子說英文? 或者只是滿足大人虛榮心? 至於說英文的腔調,讓我再舉個例子來說明,以前在大學時, 我們常常嘲笑一位教英文對話的教授是夏威夷日本腔(老師對不起, 我錯了!), 但他就是能在政大當教授! 語文是用來溝通的, 先求有再求好, 現在台腔又不表示一輩子台腔, 急什麼? 此外,明明生長在人人都說中文的台灣, 為什麼一直要孩子”說”英文? 那我就要問了, 如果孩子連母語都還說不好, 基本的"語文學習"都還沒好好打下基礎, 連該有的表達能力都還沒學好, 請問學英文的目的為何?
我還是會回頭問, 那孩子從那本書上學到了什麼嗎? 這是我在乎的。
當孩子為了考試而上補習班用教科書學習英文, 我會說那是局勢所逼。但若是用英文繪本, 用英文小說讓孩子們學習, 請不要侮辱了這些書的本質! 英文只是一個橋樑。 沒錯! 它真是好用, 但請更用心看待這座橋的另一頭, 是不是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在孩子還無法獨立走過這座橋時, 請不要停在橋上, 牽著他們的手, 陪他們一起走到橋的那頭看看不同的世界, 不要老是擔心英文沒學好, 英文學不好可以再努力學會, 但讓孩子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個人覺得比英文能力更重要, 重要非常多。
分享以下愛因斯坦相關繪本的部分內容:
大家都知道,愛因斯坦很晚開口說話,他是個不斷在思考的人,是二十世紀最聰明的人。
我常和身邊的孩子或大人說, 請好好利用父母生給我們的腦子去思考, 會思考了, 還怕學不好嗎?
圖文: On A Beam of Light by Jennifer Berne / Vladimir Radunsky
圖文: I am Albert Einstein by Brad Meltzer